利比亞利比亞長期實行單一國營經濟,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,曾一度富甲非洲。但由于局勢動蕩使石油出口一度停滯。利比亞內戰(zhàn)結束后,利比亞中央政府組建了專門的武裝保護油田,石油產量和出口量一度恢復到接近戰(zhàn)前水平,但2013年下半年,保護石油的部隊領導賈德蘭與中央鬧翻,控制了中東部主要的石油 ...
利比亞
利比亞長期實行單一國營經濟,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,曾一度富甲非洲。
但由于局勢動蕩使石油出口一度停滯。利比亞內戰(zhàn)結束后,利比亞中央政府組建了專門的武裝保護油田,石油產量和出口量一度恢復到接近戰(zhàn)前水平,但2013年下半年,保護石油的部隊領導賈德蘭與中央鬧翻,控制了中東部主要的石油港口,利比亞石油出口銳減。

委內瑞拉
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早期,委內瑞拉的經濟實力在南美可謂稱雄,這段時間也是委內瑞拉經濟最巔峰的時期。委內瑞拉擁有全球最大石油儲備,曾經因此富得流油。
但是接下來的時間里,委內瑞拉經濟螺旋下滑,該國高達68%的通貨緊縮率,為全球最高。
從巨富變成赤貧,油價持續(xù)下跌讓委內瑞拉損失慘重。油價的疲軟,加劇了委內瑞拉經濟頹勢。

緬甸
一般人可能根本想都想不到,二戰(zhàn)后到六十年代中期,緬甸、菲律賓、泰國這三個國家曾經都非常富裕,當時發(fā)達的熱帶經濟作物和稀少的人口,使得這些國家成為亞洲頂尖的富國。
但是其后,2004年11月的統(tǒng)計顯示,緬甸國民人均年生產總值僅356美元,人均年收入自然比這個數字更低遠不及二戰(zhàn)前的人均年收入776美元,可見緬甸的經濟發(fā)展幾乎陷入停頓或倒退。
緬甸民主主義政治在1962年被軍政改換成社會主義開始,也是這個國家走向貧窮的開始。

阿根廷
阿根廷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躋身“一等世界”然后跌落寶座的國家。
20世紀早期,阿根廷在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中排名第七,國力相當于今天的法國或巴西,但因為軍事政變及混亂的經濟管理,阿根廷一路滑落至24名,甚至現在被視為“第三世界”國家。

格魯吉亞
格魯吉亞這個國家的資源匱乏,都是靠俄羅斯提供的。
但是自從兩國交惡以后,俄羅斯切斷了對格魯吉亞的資源供應,整個國家停水停電停暖氣停煤氣,一度陷入危機,經濟也是快速下滑。

==圖片信息來自網絡==
關鍵詞:寧夏,從富裕變貧窮的國家,原因幾何?
*特別聲明:以上內容來自于網絡收集,著作權屬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:admin#30bags.com(#換成@)。